要緩解城市出行難,根本上還得靠公共交通,這已成為業界公論。
  連線成網,地鐵將成省城交通主幹
  隨著南京地鐵一號線、一號線南延線、二號線的陸續開通,南京交通形成新格局,日客流量達120萬。明年,南京將再通4條新地鐵線,其中3號線10號線過江,江南江北的交通格局再次面臨重新洗牌。南京城市軌道線網規劃項目負責人凌小靜表示,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是同步修編的。軌道交通線路走向,主要考慮連接城市主要發展組團、覆蓋城市重要客流走廊、串聯主要客流集散點。
  有市民反映“地鐵線為何不走我家門口?”對此,凌小靜解釋說,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線路規劃以吻合城市客流走廊為前提,儘量滿足大部分市民出行需求,減少換乘,但任何網絡都無法避免換乘。目前,北京、廣州、深圳實際運營線網的換乘繫數分別達到1.81、1.64和1.42,因此南京更重視的是確保線路之間包括與公交之間的換乘更加便捷。
  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實現後,老城、主城、中心城區軌道線網密度將分別達到1.36、0.90和0.62公里/平方公里,與新加坡、香港等國際城市相當。老城區軌道站點600米半徑覆蓋率達75%,主城區軌道站點800米半徑覆蓋率達70%,與韓國首爾現狀相當,基本能實現市域遠郊新城及都市圈緊密圈層與城區的1小時聯繫,都市區內近郊新城45分鐘能夠到達市中心,三個副城30分鐘直達主城中心。
  地鐵城市,公交作用仍然不可小覷
  南京市客運管理處公交管理科副科長孫志勇介紹,目前,南京市共有419條公交線路,6500多輛公交車,日客運量近300萬人次,實現了幾個“一”:主城區任意兩點公交出行不超過1小時;每個居民小區至少通一條公交線;副城一次乘車到達老城區;新城一次乘車進入軌道交通網絡;新市鎮與副城、行政村一次乘車到達。
  與地鐵建設周期較長相比,公交可以及時滿足新城區老百姓的出行需求。隨著丁家莊、岱山、花崗、上坊四大片區保障房陸續建成交付使用,居民公交出行需求迅猛增長。西善花苑居民劉仙珠大媽告訴記者,之前這裡只有兩條公交線,等上20分鐘是常有的事情,現在增加了62路公交,情況好多了。
  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吳紅兵表示,明年青奧會前南京的軌道交通系統將大幅完善,公交線路優化將持續,調整宗旨是將重合較多的多餘運能,轉移到更有需求的新市區、城鄉接合部、保障房片區及過江公交上。
  公交與地鐵:攜手互補才能更好服務
  “公交與地鐵是互補關係。”南京市客管處副處長劉正直這樣定位公交與地鐵的關係。根據規律,地下地鐵一條主線,地上必須有2-3條公交線路配套。“作為城市交通整體佈局,需要兩者之間的配套,這樣地鐵一旦出現突發情況,公交能起到保障作用。”
  南京地鐵一、二號線從走向上看,橫貫南京城東西、南北兩條主線,與地鐵重合的公交線路有18條。去年底南京啟動大規模公交線網優化調整,以1路車為例,原來其終點站南京火車站,有地鐵1號線和10餘條公交線始發,重合率太高,導致客流驟減,近10年下降了70.7%。而地鐵2號線開通前,中山東路沿線配置公交線路16條、配車472輛;漢中路沿線有公交線路13條、配車451輛。優化調整後,中山東路計運行12條公交線路、保留運力389輛,線路重覆繫數由8.32降至6.41。
  與公交車相比,地鐵站點之間的距離比較長,一般在1公里左右。老百姓如果僅靠地鐵出行,點到點步行距離過長,而公交站台的間距一般在500-800米,可以做到和地鐵站錯開設置。據瞭解,圍繞明年新開通的4條地鐵線,南京正在編製公交接駁配套方案。
  本報記者 呂 妍 王佩傑 杭春燕  (原標題:上下兩張網,公交地鐵齊發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12chvfn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